行測邏輯填空指點:如何巧用“語素分析法”辨析詞語意思
公考中選詞填空主要考查的內容是實詞和成語,對詞語積累的要求較高。但很多同學苦于明明記了很多詞,但是做題目時還是會手足無措,不知道如何選擇;一些詞的意思明明就在嘴邊但就是說不出來。其實大部分原因是同學們記詞語的時候習慣性地死記硬背。沒有建立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存在于腦海中的時間短,另一方面碰到相似的詞語很難做出辨析。那到底有沒有方法幫助我們理解并積累詞語呢?
語素分析法或是一個解決同學們以上困境的方法。
一、語素的含義
語素就是最小的語音、語義結合體。
簡單來說就是能夠發音也具有意義的最小語言單位。比如“琵琶”這個詞,組成它的每個字都可以發音,但是每個字都不具有具體的意義,只有放在一起才指的是一種樂器,“琵琶”就是一個語素。
在漢語中絕大多數詞語都是由獨立的語素組成的,因此我們可以分析語素之間的差異來辨析整個詞語之間的差異,這就是語素分析法。
二、語素分析法的應用方式
1、單個語素猜詞義
同學們在題目中難免會碰到一些生僻或者不熟悉的詞語,尤其是成語。我們可以通過分析詞語每一個語素的意思,從而猜測整個詞語的意思。
“得魚忘筌”中的“得”是得到的意思;“魚”就是指水里的動物“魚”;“忘”是忘記、忘卻的意思;“筌”是指用竹草編的用具。連在一起就是得到了魚就忘記了捕魚的工具。那根據這個本義我們可以猜測一下它的比喻義: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忘記了得到這個東西所憑借的事物。(得魚忘筌比喻的是達到目的就忘掉了賴以的條件和根本。)
我們會發現根據語素的意思真的會猜測出這個詞語的意思。但是此方法有風險,需要謹慎使用,避免犯望文生義的錯誤。
2、不同語素辨差異
“結余”和“節余”這兩個詞都有“余”都是“剩余”的意思。那它們的差別就在于不同的語素“結”和“節”上?!敖Y”是指結算,“結余”就是結算后的剩余。“節”是節省節約的意思,“節余”就是通過節約而余下。例句:由于小明省吃儉用,僅僅一學期就 了生活費兩千塊。通過“省吃儉用”,我們就知道這里所填寫的應該就是“節余”。
三、小試牛刀
1、從學校走向社會,并不意味著學習的 而是要在新的環境下繼續深入學習。
A:終止 B:中止
【解析】設空處之后說要繼續深入學習,那空處要表達的意思應該是結束學業后“不再學習”。A項的“終”是最后、末了的意思,“終止”即結束停止,符合空意。B項“中”是里面,當中的意思,“中止”是中途停止,不符和,排除。故選A.
2、咱們一起 一下這件事到底該怎么辦?
A:合計 B:核計
【解析】題干中這件事怎么辦?應該是需要兩個一起商量。A項合計和合在一起計算,有商量的意思,保留。B項核計是指核查計算,與空處意思不符,排除,故選擇A。
3、公司的職工福利待遇是職工代表大會 的,其他人無權隨意改動。
A:審定 B:審訂
【解析】根據設空處之后的“他人無權改動”可知福利待遇是職工代表大會決定的。A項審定是審查決定的意思,符合句意,保留。B項審訂是指審查訂正的意思,側重的檢查,不符和句意,排除。故選擇A 。
今天的分享就到這里,希望能給同學們帶來幫助。
(責任編輯:李明)